学历背景
太阳集团tyc138学士(1983)
太阳集团tyc138硕士(1990)
太阳集团tyc138博士(2001)
工作经历
1983.7-1987.9,江西大学经济系任教
1990.7-至今,ok138cn太阳集团任教
社会任职
太阳集团tyc138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2006-)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2009-)
民建广东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1999-)
海南省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
佛山市政府咨询专家(2010-)
佛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2012-)
东莞松山湖国家级高新区规划建筑顾问(2012-)
讲授课程
主讲《城市战略规划》、《城市地理学》、《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等课程。
在人文地理学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论著专利
(1)论文
国家战略、区域协同,广东经济,2014.8,第一作者
大广州形成的空间战略意义,广东经济,2014.3,第一作者
绿色基础设施与地方品质,风景园林,2013.12,第一作者
从珠三角走向全省、构建大广东发展格局,广东经济,2013.9,第一作者
行政区划调整对土地利用空间特征演变的影响-以广州市南沙地区为例,热带地理,2013.1,第二作者
全球化背景下广州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重构,热带地理,2012.3,第二作者
广州的生产服务业与CBD发展,城市规划,2011.2,第一作者
基于公共理性的区域规划体制创新,规划师,2011.3,第一作者
广州商务办公空间区划及其功能分异研究,热带地理,2010.5,第二作者
城市商务空间演变的分形特征研究,中国区域经济,2009.3,第二作者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番禺实践,规划师,2009.9,独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务办公空间研究综述,热带地理,2008.5,第二作者
19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蔓延研究进展,世界地理研究,2008.3,第二作者
西方国家办公空间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8.2,第三作者
省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初探,城市规划,2007.3,第一作者
珠江三角洲城市规模结构分形特征研究,热带地理,2007.3,第一作者
从业主维权刍议中国城市小区管治重构,人文地理,2007.6,第一作者
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中村外部性的内部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7.8,第二作者
广州“住改商”初探,规划师,2007.1,第二作者
业主维权、小区管治与市民社会,中国房地产评论,2006.5,第二作者
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为例,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3期,独著
高科技产业园对周边城镇的影响――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例,热带地理,2004,第一作者
确立新的发展观、增强区域竞争力,城市规划,2001年.2,执笔
商贸旅游区-广州市荔湾区经济发展新取向,热带地理,1998.2,独著。
后工业社会的经济服务化趋向,人文地理,1997.4,独著。
广州旅游吸引的特色及营造重点浅议,旅游学刊,1997.2,独著。
珠三角乡镇企业发展的地域特征,热带地理,1997.2,独著。
对珠三角农业发展的基本认识,珠江三角洲经济,1996.1-2,独著。
论珠三角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研究,1996.2,独著。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ndustry Policies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Guangdong Provience,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1995,2,独著。
论珠三角经济区规划的实施,珠江三角洲经济,1995.1,独著。
Production Change in Guangdong,载于The Hongkong-Guangdong Link,M.E.Sharpe,Inc.,New York,1995,第三作者。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经济、社会、空间效应,载《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独著。
论珠三角经济区的农业发展,广东发展导刊,1995.第2,独著。
城市国际化与国际城市建设,城市问题,1994.4,独著。
广州建设国际城市的初步思考,经济地理,1994.2,第一作者。
近十年来广东的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化,地理科学,1994.2,第一作者。
(2)参编著作
《城市地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许学强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本人参编第3章第5节、第10章第1节、第11章第3-5节
《城市旅游》,保继刚教授主编,本人撰写第五章、第十三章,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广州市内环路建成后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第二作者,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
科研项目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应用性项目中体现学理性思考,凸显太阳集团tyc138的“研究型规划”特色。主要研究领域及其代表性项目包括:
(1)城市与区域规划
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颁布实施
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广州、佛山、肇庆三市政府2011年9月联合颁布实施
梧州玉林贵港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2014年颁布实施
广东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省工作方案研究,2013年
广东省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建设与管理机制研究,2015年
广东省绿道网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方法,2016年
广州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规划,2005年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咨询,2007年
深莞惠一体化背景下的东莞城市战略转型,2011年
佛山市产城人融合实施路径研究,2013年
佛山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统筹发展研究,2014年
东莞市三大经济带核心功能与空间布局,2010年
东莞市长安滨海新区前期规划研究,2009年
东莞市佛灵湖地区发展策划,2008年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台湾高科技园发展战略研究,2011年
广州市番禺区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
中山市提高城市首位度的对策研究,2012年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核心区功能策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2012年
(2)旅游与地产规划
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广东省人民政府2012年6月颁布实施
广东省邮轮旅游发展规划,2012年
广东省特色旅游城镇专题调研,2016年
广东省邮轮旅游行动计划,2016年
广东珠江-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规划,2015年
海南省主题公园建设发展规划,2011年
海南省房地产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2011年
海南农垦总公司旅游地产总体战略规划,2012年
三亚市旅游地产专题研究,2012年
基于旅游与房地产的儋州市城市营销策划,2008年
海南麓海天堂旅游度假区战略规划,2012年
广州市番禺区商业网点规划,2006
(3)交通与城市发展
广州市轨道交通对居民出行影响研究,2007年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海珠区段建设期间经济影响研究,2005年
广州市中心区内环路建设对沿线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2000年
轨道交通时代东莞城市规划理念研究,2011年
(4)村镇建设与管理
广州市城中村规划建设管理对策研究,1999年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案例研究,2001年
广州市南沙地区村镇建设规划政策研究,2004年
广州市番禺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指引,2007年
广州市海珠区庄头公园周边地区城中村改造规划,2004年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试点石牌村旧村改造规划,2004年
深圳市宝安区近期第三产业项目用地布局及用地政策研究,2004年
深圳市龙岗区“农民上楼、工业进园、墟镇上档”实施政策研究,2002年
东莞市大朗镇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2011年
获奖情况
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海南城乡总体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行业优秀工作者(2010年)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2008,广州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规划研究)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2008,海南城乡总体规划)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三等奖(2010,广州市番禺区村庄规划编制指引)
太阳集团tyc138地理与规划学院先进科研工作者(2008、2009、2010、2011、2012)
其他
学术会议
2012年10月,参加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年会,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联合国规划署联合组织的特别论坛中做题为“大都市区规划与社会包容——珠三角的视角”的学术报告。
2010年9月,在西班牙出席“Network Society in China”国际研讨会,作题为“China’s Inter-Metropolitan spatial relations and governance”的学术报告。
2009年6月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作题为“金融海啸下东莞的产业与城市转型”的学术报告。
2007年5月,在香港出席“The Transforming Asian City:Innovative Urban and Planning Practices”国际研讨会,作学术报告:Justice and Innovation: Land Rights Negotiation by Peasants on the Fringes of Guangzhou。
2006年5月,在香港出席“转型中的中国:国内和国际的挑战”(China in Transi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llenges)国际会议,作题为“广州的城中村改造”的学术报告。
2006年5月,在香港出席“中国空间行政架构:国家权力实践”(China’s Spatial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State Power in Practice)国际研讨会,作题为“城市扩展、土地政策与城中村的形成”的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