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举办“识别气候和天气极端事件的新风险以增强气候适应和韧性”学术讲座

发布人:梁略 发布日期:2024-07-18

2024年7月1日,国土资源与环境系专任教师党支部邀请香港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王硕,为我们师生作了“识别气候和天气极端事件的新风险以增强气候适应和韧性”学术讲座。国土资源与环境系、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的教师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还有来自我们土木工程学院的教师共30多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祝金鑫副教授主持。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人类引发的气候变化正在加速全球水循环。这一加剧的水循环导致气候和天气极端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带来了重大威胁。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影响,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集世界各国,旨在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在本次讲座中,王硕副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关于识别气候和天气极端事件(包括骤旱和复合极端事件等)新风险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究这些新极端事件的时空特征和动态,以及相关的驱动机制。王硕副教授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气候变暖下极端气候风险日益加剧的理解,还为制定气候适应和韧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方针。

讲座结束后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王大刚教授和赵铜铁钢教授就学术合作和学生培养等方面与王硕副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王先伟教授、罗明教授、谭学志教授以及梅逸文副教授围绕复合极端事件的机理和现实影响评估等问题,与王硕副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近年来,国土资源与环境系专任教师党支部坚持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以党建工作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不断提高。通过此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国土系专任教师党支部面向师生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彰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同时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主讲人简介:王硕,现任香港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水文学和气候学,专注于气候变化对极端水文事件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演化规律、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等方面。王硕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香港研究资助局科学基金(RGC)、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ECF)、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PPR)、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NSERC)项目等,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Water Resources Research等高影响力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研究成果不仅受到《人民日报》、央视网、法新社、联合国减灾战略署(UNDRR)、《科学美国人》、Nature Asia等国内外主流媒体和专业杂志的广泛报道,还被Nature选为研究亮点进行特别报道。担任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旗下的Water Resources Research杂志和Journal of Hydrology杂志的副主编。

 

撰稿:祝金鑫

排版:梁略

初审:王大刚、陈依曼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